广州外国语学校AP&A-Level国际课程录取喜报
竞赛 | 活动 | 升学 | 教研
初中毕业于祈福英语实验学校
高中就读于广州外校青藤AP&AL国际课程
本科被纽约大学录取
学生分享
黄耀辉
1、别害怕失败
GZFLS AP&AL
还记得高一入学前参加暑期营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次演讲比赛。当时很多人都去报名了,我因为胆子比较小,不敢表达自己而没有报名,没想到外教老师却直接把我的名字报了上去,于是我开始稀里糊涂的准备这次演讲比赛。
当时的演讲题目跟我今天的文章标题一样——Attitude is the key to success,为了准备这次演讲,我思考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但都没能有一个好的思路。还记得那一周的我疯狂地照着草稿念,想要把文字强行刻进自己的脑子里,请宿舍舍友当我的观众,在他们面前演讲我的内容。当我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充分,坐在选手席的时候,一种恐慌感却油然而生。看到台下一群观众的时候,我止不住的想要颤抖,我十分害怕我所说的东西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别人会不喜欢我所提出的观点。所以这次演讲比赛,我理所当然的失败了。原本一分钟要说完的内容,我花了整整五分钟才说完,对于自己当时的表现,我感到十分不满和难过。与此同时,我看到了其他参赛选手那种自信的神态与流利的表达,我觉得自己更失败了,巴不得立马逃离现场。
高一的时候,我和同学一起参加了CTB的比赛,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我们定的标题叫“冷暴力的解决方案”。我们一起去采访学生遭遇到的暴力事件,一起去寻找文献,一起去总结数据,提出解决方案。可惜的是最后沟通出了问题,没能按时上交文件,导致了我们没能入选全国赛。
高二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物理,报了4门物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想要考到一个好分数并不容易,因为我的物理思维从初中开始就十分不好,想要考AP只是因为自己的热爱。再加上其他的必修课,高二的我要考7门AP,十分困难。再加上当时的我还报名参加了AMC和IEO的竞赛,同时还要准备期末和期中考试,还有高二的篮球队训练,社团演练。所以我每天基本上只有五个小时的睡眠,每天活得十分疲惫。
高三时要冲刺托福与act成绩,可惜的是高二的我对于标化一点都不上心,导致高三的我想要临时冲分几乎不可能。为了能让自己有个好分数,暑假和寒假我每天上午模考act,下午模考托福,晚上留在补习机构做四五个小时的错题分析。可惜的是最后依旧没有出分。
高中三年的篮球生涯也不完美,高一的区赛我没有能力去带领我的队友获得好名次,高二时因为学习的压力也没有发挥的很好,高三因为伤病没能参赛成功。凤凰杯也没有获得理想的成绩,高三才获得了冠军。
但是,就算这些挫折与磨难让我难过和焦虑,这些事情对于我的成长是飞一般的,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从演讲比赛我明白了我自己的演讲的薄弱点,后面我通过参加了三次商赛解决了自己怯场的缺点。从CTB的比赛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小组组长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如何管理和分配好队员和任务。从自己糟糕的时间安排里明白了做事情要量力而为,不要被虚荣心和不理智蒙蔽了双眼。从篮球生涯中明白了做事要专一,一步一个脚印,你付出了多少才会回报多少。
所以,我认为人不能怕遇到挫折,反而遇到挫折后要感到高兴。因为每一次挫折都是告诉自己一些珍贵的道理。
2、学会感恩
GZFLS AP&AL
在广州外国语学校青藤AP&AL国际课程,我学会了做人要内敛谦虚,懂得感恩。我初中的时候读的是一所私立学校,当时的我应该属于老师眼中“调皮”的学生那一挂的,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作业也不写,做什么事都显得特立独行。刚进入AP&AL国际课程时,也因为脾气的问题跟老师有过冲突。不过渐渐地我开始收敛自己的脾气,因为我看到了老师们为我的付出:即使我做了惹恼他们的事情,他们依然会不计前嫌的课下帮我做知识点补充,帮我修改作业,当我微信提出疑问时秒回我。为此,我也为我从前的莽撞和无知感到愧疚。同时我也想对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说声感谢,没有你们,就没有如今成熟的黄耀辉。
在这里,我也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吧: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事情不仅要对得起自己,还要对得起那些为自己付出过的人。同时,做事情也不要浮躁,不要想着一步登天,我自己就是最显著的例子,想要篮球、学习、竞赛一次搞定却什么都没有做好。很多时候一些坏事情是突如其来的,不要悲伤不要自暴自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先冷静下来,深呼吸,想一下有没有什么补救方案,而不是自暴自弃,直接开摆。有些时候也不要去和同学比一些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要因为没有比过而去沮丧颓废。人活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活出自我,而不是成为别人比较的天秤。
家长分享
耀辉妈妈
初升高时孩子经过再三考虑,带着对未来学业梦想的憧憬毅然选择国际课程。在明确自己的目标后,我们对比了广州市办学比较成功的几所国际学校的教学模式、升学成果。选课、未来专业的衔接、综合实力与领导力的提升、竞赛活动能力等,这些都是耀辉所看重的,而这些在广州外国语学校青藤AP&AL国际课程都能得到实现,于是我们果断选择了这里。
由于广州外国语学校是寄宿制的,这三年基本和父母聚少离多,但每一次考试我都会丢下手边的事陪着孩子一起,每次周末回家也会试着和孩子聊一聊,了解他现在的学习进度和压力,努力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鼓励。
正式进入广州外校前,孩子对未来大学的选择还没有清晰的定位。进入高中后在边学习边摸索和学校升学老师的规划指导下,勇敢挑战自己的梦校NYU,并在5个月煎熬的等待中最后收获了自己的成果,孩子很感慨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非常感谢三年来教育、培养、关心孩子的每一位老师:杨兵老师、Benson(肖伯霖)老师、Gino(叶炳贤)老师、Thomas老师、Ronny老师.....特别要感谢升学规划邹春凤老师,在耀辉升学最难和迷茫的阶段给予他鼓励和陪伴,最终收获满意的offer!
如果您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化学校的全面信息,家长们可以扫码关注“粤港帮你择校”公众号了解国际学校新资讯!
综合内容来源学校,如有不妥,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