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美伦国际教育校长冯晓生:面对国际教育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去发展,就能做得很好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国际课程学校——美伦国际校长的冯晓生,9月18日受邀参加了多邻国英语测试第二届校长论坛,在以“AI时代,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创新”为主题的论坛中与国际教育校长和世界名校招生官充分交流,共同探讨“学校如何应对美国名校标化成绩可选及取消标化成绩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应对时代变革的不确定性的能力”的国际教育话题。
多邻国英语测试中国区市场发展负责人万昕介绍说:“今年是我们成功举办的第二届校长论坛,旨在助力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目前已经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20多位校长参与过我们的活动,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校长可以加入进来。”
多邻国英语测试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致力于链接更多的国际学校,在各个层面为国际高中提供支持并助力学校发展,截止到现在,已经与超过400所国际高中或公立高中国际部建立联系。
论坛中,美伦国际校长冯晓生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对于变革时代,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的思考和理念。
了解自己、了解学校
找到能够匹配的学校最重要
美伦国际校长冯晓生在参与探讨“国际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应对标准化成绩标准变化的能力”时,以美伦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生为例,分享了两位毕业生放弃世界排名前10的大学王牌理工科专业的offer,而选择加拿大的两所更匹配个人爱好和未来发展的学校、专业。
冯晓生指出,这几个孩子我很欣赏,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明确知道到底想要什么,并通过多维度的对比和思考决定去哪个学校,而不仅仅是按照一般的排名去看。这样的孩子大概率真正未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们更有可能取得成就。冯晓生强调,国际学校需要帮助学生找到匹配自己的学校,通过了解自己、了解学校去确定学校和专业是否匹配,能够匹配是最重要。
同时,美伦国际校长冯晓生强调英语是国际学校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也是学生未来到海外留学、进一步深造很重要的语言能力,希望未来能通过与多邻国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适应他们的英语测试方式和内容。
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培养
或许更能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谈到“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应对时代变革的不确定性的能力”的问题时,美伦国际校长冯晓生认为国际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中华文化情怀又有国际视野,又能创造未来的国际化人才。他建议国际高中通过多邻国英语测试的校长论坛,和国际名校进行交流,了解大学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并明确指出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特性、特点和特征,面对变革时代的不确定性,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培养,或许更能应对未来。
冯晓生强调,国际高中一定要向学生传递一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好奇、热情、乐观的态度。十年后、二十年后世界是什么样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不会改变,几千年前中国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作为师长,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天赋,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潜力、每个人都能成功。
对于国际教育的学生,冯校长也提出了殷切期待,希望学生在申请大学前,多了解大学的历史、愿景、使命、过往的成就和未来的计划,只有掌握的信息足够丰富,才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个大学。每位学生都没有必要参照别人或是看其他的标准,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按照自己的特点去发展,你就能做得很好。
*综合内容来源学校,如有不妥,请告知.








